今天我要讲一个轻松的话题,一个关于湛江命名的有趣故事。 通常我们在填写简历的时候,姓名一栏的旁边往往会有一个“曾用名”。 很多人认为这个项目没什么用,但是对于我们湛江人来说,曾经的名字这一栏还不够! 因为一般来说,湛江人(尤其是男性)有三个名字:俗名、小名、族名。 其中,常用名最为重要,身份证上的姓名可能与常用名不同; 昵称可能不止一个,大多数是父母和村民使用的; 家谱名称一般不公开,三字之一为辈字。 如“联星腾云飞”,是连续五代的辈分词。
湛江人的俗名有一个特点,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。 湛江民间信仰多元化。 有的信仰马结(又名天妃、天后、婆乃)、康公(又名康皇、康公)、关公、观音、罗侯王、华光帝、地公,据说是在天上加上神的名字。名字会保佑孩子一生平安健康。
我原本是有名字的,但因为小学时发生了一场意外,生了一场大病,爸爸到村里的康班寺拜拜班公,把我的名字改成了“班仁”,意思是认班公作为“切业”(教父),希望班公能够保佑我。 后来不知道是不是改名的原因,不过从那以后我的健康状况好多了,直到现在也很少感冒了。 后来因为想和账号上的名字相符,所以又用了原来的名字。
湛江的七班公人不多,大部分是康(齐康公)、管(齐观音)、管(齐关公)、华(齐华光)、涂(齐地公)、罗(齐罗侯)王)、光(跳伞员李光)……还有一些特殊的合同。 比如,雷州的一位朋友说,她的妹妹之所以取名为“静生”,是因为算命先生说她命运多舛,必须认静为父母,否则就会压倒父母。 认出璟是她的父母后,她的父亲在过年时到井里拜祭。 同样,还有月亮的“月声”,七溪河塘的“水声”公狗怎么起名字男孩可爱,齐天的“天声”,石头的“石声”。
湛江命名的民俗中,有三个字是外地人最难理解的——
首先是雷州男子的“妾”字。 外地的朋友认为在男人的名字中间加一个“妾”字太女性化,而“妾”字指的是皇帝的妃子,所以用它来作为名字是不可思议的。 我之前做了一个搞笑视频《贤妃与宋妃》,指的是聪明人和笨蛋。 雷州话的“妾”字,与白话“雅”、普通话“阿”同音。 有的地方称妈祖为“天妃”,这些地名中的“妃”字也有祈妈祖的意思。
第二个是“地”字。 一个外地儿媳妇回老家登记人口。 在填写丈夫的名字时,工作人员不敢相信有人的名字里有“土”字,连连询问:“不会是土吧? 应该是学者吧? 他们怎么能想到,在湛江,“陈土甫”、“李土寿”、“黄土阳”、“梁土王”、“林土金”……这些名字,全都属于契地主。
但在遂溪,土地公又被称为景公,所以齐地公的名字中常带有“景”字或谐音“景”字。 比如,我哥哥的名字叫“晶华”。 我曾经以为是我。 爸爸随意给他取的一个名字,似乎有很深的寓意。
湛江人信奉的土地公婆
还有一个普通的词,对于北方的朋友来说很难接受! 湛江的一些孩子,家人以为他中了缺火,或者气太阳,就取了一个日文字,比如“陈日强”、“吴日升”、“梁日来”等,但有些地区的北方朋友认为“日语”这个词是脏话,平时不能说,更不能用作名字! 这里我只能呵呵呵呵了。
齐神名习俗主要起源于吴川坡头地区。 雷州文化中还有一种说法,康、关、靖、日、月、光、水的名字与出生的八字有关公狗怎么起名字男孩可爱,由算命先生算出。 从。 由于本人在这方面比较专业,所以了解的不多,欢迎大家补充。
湛江位于广东西部。 讲吴川话或雷州话的人深受广东文化的影响。 因此,和整个广东一样,男性名字更喜欢豪、王、发、福、胜、金、福。 、寿、金、龙等善意人物。 在农村,如果兄弟很多,名字中的一个字就会连在一起,形成一定的含义。 比如两个兄弟,哥哥叫“文”,弟弟叫“武”。 三兄弟分别被称为“福禄寿”。 比较典型的就是《洋媳妇与土郎》中的“广宗耀祖”四兄弟,令人印象深刻。 但广东人名字中经常使用的“祖”字,在北方却很少见到,足见广东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。
湛江农村妇女最常叫的名字可能是“姐姐”二字。 身份证上公然出现“大姐”、“二姐”、“三姐”、“小姐”、“小姐”、“X姐”等不规范名字。 广东的女官员或女商人中,名字中带有“梅”字的不少。 此外,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,一些农村女孩还被称为“招弟”、“银弟”、“黛弟”、“来弟”、“梦弟”等。 如果是白话地区,还用一个微妙的名字“云邑”(意思是“揾儿”)。 随着社会的进步,这种不合理的传统文化逐渐被父母和女孩自己抛弃。 湛江很多叫迪的女孩长大后都改了名字。
农村的姐妹兄弟
湛江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。 很多男生的昵称也叫什么姐姐。 例如,父母称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为“梅”,哥哥和姐姐也可以称弟弟和妹妹为“梅”。 弟弟长大了就叫“弟弟”,老了就叫“妹妹”。 飞鸟哥有两个外号,一个叫“麻子”,意思是比较调皮,属马。 另一个绰号是“姐姐”。 据老人们说,当时普遍认为男孩比女孩更珍贵,更容易早逝,所以给他们起了个绰号“梅”,以致前来求命的孩子误以为是女孩。并让他走。
湛江靠海吃海,海洋文化对湛江人的命名影响很大。 很多人称它们为“海仔”、“虾仔”、“虾人”、“虾女”、“蟹仔”、“虾蠓”、“阿龙”(吴川话,一种海洋生物)等。海鲜,寓意着孩子们的可爱和顽强的生命力。 还有更多直接叫海的名字,比如雅海、海升、海洋、海强、海府、海鹰、海霞、海燕……还有很多。
狗也是湛江人熟悉的家畜。 农村还有很多“狗仔”、“狗姐妹”、“狗巴”(意思是生活艰苦)。 有狗的地方就有猫,猫有九命,所以有的孩子被昵称为“喵”。 名字中也常用季节,如“春生”、“秋生”,但“东生”却很少见,因为湛江只有三个季节。 “夏生”好像很少见吧? 可能白话、黎话不好听,一般演变为“言声”或“日声”。
还有一些农村孩子根据外貌或性格起外号,比如眼睛小就叫“眯眼”,头发黄就叫“黄毛”,说话晚就叫“哑巴”。 贪婪的人被称为“老鼠”或“蟑螂”。 还有一个孩子,妈妈干农活时肚子疼,就去厕所生下了他。 他的绰号是“屎罐子”。
顽皮的农村男孩
总之,孩子的名字不能叫得太好听。 农村人很迷信,认为使用相反的意思可以保护自己。 雷州有一个村庄。 村里有三个帅哥。 他们的绰号是“毛”、“乐”、“丑”,都是丑陋的意思。 而一些漂亮的女孩子则被昵称为“摩比(扁鼻梁)”,是从小就被称呼的。 还有称为“流尿”或“池子”的,一般指最小的男孩。 还有“肥食”、“卢食”、“柴来”。 据说,名字越低,越容易提高。
相反,对于家境确实不宽裕的孩子,名字就应该吉祥、美好,表达美好的愿望。 例如,生病的孩子被称为“福子”,丑陋的女孩被称为“月姬”,许多贫困家庭的女孩被称为“金凤”和“玉凤”。
1982年和1990年的人口普查发现,一些农村儿童没有户籍,甚至没有正式的名字。 再加上生的多,父母没有受过教育。 和。 户口是在门口登记的,同时还给人取名。 比如,我弟弟当时还没有名字。 当我问他叫什么名字时,妈妈说叫“阿迪”,但户口上说这个名字的人太多了,太乱了。 现在春天了,我们就叫他“春迪”吧。 吴川还有一位工程老板,普查时他的父亲不在家。 母亲把小名列在了名单上,于是“福仔”、“夏仔”、“小美”都成了户口名字。 后来我就想办法去改,很麻烦。
当时登记的是出生日期,由于父亲平时忙于在外挣钱,他就让带着孩子留下来的家庭主妇从户籍上了解情况。 有些家庭主妇是文盲,不知道公历是什么,也记不住农历。 他们只能粗略地记得孩子是属于什么、什么季节出生的。户口簿只能随便写,很多人的实际出生日期与户口簿不符,甚至相差好几年。 在湛江,估计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不准确。
以上就是湛江比较传统的命名文化。 20世纪60、70年代,不少湛江人的名字增添了时代特征。 比如,朋友的爷爷是村干部,他的五个儿子分别叫党、勇、胡、群、钟。 因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,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他的五个儿子能够一心为党,帮助老百姓。 后来,兄弟五人,一人当了兵,一人当了教师,一人当了渔夫,一人当了村官,一人当了歌手。 虽然工作很平凡,但爷爷却很满足,觉得自己在为人民服务。 对了,还有一个女儿,名叫“群英”,比五个儿子更有前途狗狗起名,成为了一名女企业家。
诚实劳动人民
当时出现了“建国”、“卫国”、“卫国”、“国强”、“国和”等许多爱国名称,以及表达个人追求和品质的“志雄”、“志强”、“ “伟强”、“嘉业”、“树英”、“惠兰”自100多年前就长盛不衰,任何时代、任何地区都有使用。 在我个人印象中,湛江有最多的60、70年代出生的男性,叫“陈某强”、“李某强”,因为陈李是常见姓氏。 网友补充说,湛江名字里带“伟”字的人很多,男女都有。 我想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特点,对伟人的崇拜已经深入人心。
飞鸟哥每次回忆起自己改名的经历,都觉得自己很幸运。 他的出生证上的名字是红卫兵的“红卫兵”,因为文革刚刚开始,正如火如荼地进行,他的父亲受到了影响,所以他因应形势取了这个名字。 事实上,他通常不被使用。 他的父母和村民只称呼他“麻子”或“姐姐”。 上小学的时候,妈妈带他去报名,老师问孩子叫什么名字? 妈妈说是雅红,还好老师人不错,见是男孩就改成了雅红。 四年级的时候,明日香哥哥觉得“亚”字不太好听,就擅自改成了单字“红”。 后来,这个好听的名字被报到了人口普查中,他终于为自己做出了决定。
总之,湛江人的姓名文化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密切相关。 虽然外地的朋友不理解,但大家还是保留着这些习俗,寄托父母对孩子的希望,表达对孩子的爱。 但到了20世纪80、90年代,随着农村的城市化,湛江人开始给孩子取洋式的名字,并逐渐改为香港、台湾的名字。 紫轩、紫涵、紫琪、嘉欣等名字抢了很多。 看起来不错,不过同名的人还蛮多的。
由于篇幅所限,今天就到这里了。 你还知道哪些民间命名习俗或者有趣的名字吗? 欢迎评论区留言补充。 另外,由于采访人数较多,方言发音不同,文中可能存在一些错误和遗漏,敬请指正。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狗狗起名_狗狗取名,好听的狗狗名字,旺家旺主人的名字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/gonggouzenmeqiming/8415.html